安杰科技AJ-6400精准测铊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响应者”
来源:完美电竞平台怎么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05 02:00:49
当前重金属铊的检测技术体系大致上可以分为实验室分析和现场快速检测两大方向。实验室检测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技术为主流,其检测限可达0.01-0.05 μg/L(石墨炉法需预富集50倍),重复性一般低于5%,但上述实验室方法要专业人员操作,且采用
“采样-送检”模式,从采样到报出结果耗时长达4-6小时(石墨炉法预富集前处理耗时更长)。
在铊污染应急场景中,传统实验室设备虽能提供更高精度,但需采用大型仪器,且需要大功率电源、氩气钢瓶和诸多试剂,受限于样品运输、前处理等环节,分析效率很低,往往错过污染扩散的黄金处置期。针对铊的现场检测,有仪器厂商进行了车载应急ICP-MS的尝试,但考虑其高昂的造价、维护、分析成本以及便捷性(需要应急监测车,且数小时即要换掉一瓶20L的氩气钢瓶),很难大范围推广。AJ-6400便携式测铊仪基于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微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至现场进行监测,数据实时性与操作便捷性使其成为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响应者”。
基于“实验室级精度+现场级效率”的研发理念,上海安杰智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合作开发的便携式液体阴极辉光放电测铊仪(型号:AJ-6400)基于液体阴极辉光放电技术,该技术原理是通过在固体阳极和液体阴极间施加高压,两极间气体会电离产生微等离子体。试液中铊元素离子挥发进入等离子体,受热原子化并激发产生发射光谱,通过检验测试铊元素特征波长下的辐射强度,实现试液中铊元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该技术特有的优势是仪器便携且无需气体钢瓶,分析过程只需少量1%稀硝酸,无需其他试剂,且分析速度快(整体分析时间低于2 min)。
AJ-6400 便携式测铊仪在便携性上实现突破性提升,仪器体积小巧,整机重量仅12.5 kg,单人即可轻松携带,无论是山区水源地、工厂排污口等复杂现场,都能快速抵达监测点位;响应时间极短,从样品准备到获取检测结果,整体分析时间低于2分钟,大幅度缩短等待周期;仪器内置大容量锂电池,支持不小于12小时的连续测量分析,摆脱传统实验室仪器对固定大功率电源的依赖;对现场环境要求低,大气压下工作,无需任何气体钢瓶,触控屏人机交互,无需额外连接电脑;样品前处理过程极简,无需繁琐试剂配制与复杂操作,抗干扰能力强,极大简化现场检测流程,真正的完成 “即携即测、即测即得”,让现场铊检测更高效、更便捷。
当前我国已建立涵盖生活饮用水和工业废水的铊管控标准,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品质衡量准则》中,铊限值均为0.0001 mg/L,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铊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0.005 mg/L。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GB 13456-2012《钢铁工业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标准》修改单、GB 26132-2010《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以及GB 30770-2014《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修改单中要求相关企业废水根据公司类型、工艺和排放方法不一样,新增总铊污染物限量在0.005-0.050 mg/L之间不等。同时要求企业对于总铊,自行监测频次至少为半年一次,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按要求安装自动监测设备。2021年,《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开展涉铊企业排查整治行动;2022年3月,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逐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文件精确指出要强化重金属铊污染监控预警;2023年11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涉铊污染源污染隐患排查治理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涉铊重点行业企业重点排查含铊废水的外排情况,将存在铊污染隐患的企业纳入涉铊污染源整治清单,指导企业及时实施治理。